• 张文宏:疫情拐点尚未出现,但形成拐点条件已经逐步具备

    2022-03-25

    3 月 24 日凌晨,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微博发表长文:「新冠没有那么吓人,但是仗很难打」,对新冠疫情的现状作出了分析解读,要点如下。

    1、上海是一个超大型的国际城市,这次面对无症状感染为主的奥密克戎毒株攻击,初步发现感染后病例数即呈指数级上升,防控难度很大。


    如果想不让城市停摆,就需要在数据支撑下不断做策略调整。当前采取的策略主要是:滚动筛查、锁定重点、切断传播链。


    筛查大数据告诉我们,一个向好的迹象悄悄地出现了:非管控区域全员滚动筛查的病例占比逐渐走低,仅占总病例的 10%,预示社会面疫情逐渐受控,疫情的拐点虽尚未出现,但形成拐点的条件已经逐步具备。


    2、国家卫健委颁布核酸检测指南更新,强调了科学精准,对划定的区域进行核酸检测,将第二版《指南》中的「全员」修改为「区域」,区域大小由疫情防控需要决定。


    预示着未来抗疫逐渐进入了新阶段,采取全域经济生活停摆、进行多轮全员检测的抗疫模式,会被逐渐更新。


    3、如果不进行全域停摆与全员检测,我们能否跑得过奥密克戎呢?


    国家卫健委新指南要求各省市(包括城区常住人口 1000 万以上的超大城市)不区分人口规模,均按照 24 小时内完成全市核酸检测的目标匹配采样和检测力量。


    这个要求就很高了,但这正是保证后续滚动筛查能够跑过病毒传播的基本需求。奥密克戎的速度,某种意义上讲,如果不是以快制快,我们是没有机会跑赢奥密克戎的。


    4、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在线预发表了关于疫苗作用的论文,结果很重磅。


    香港 730 万人口共接种了 1270 万剂疫苗,灭活疫苗与 BNT162b2 均可预防严重疾病和死亡,在年龄 ≥60 岁的成人中,灭活两针接种对重症新冠与死亡的保护率为 74.1%,不如 BNT162b2 (有效率 88.2%)。


    可喜的是,两种疫苗的三剂接种可提供非常高水平的预防重症与死亡保护率,保护率均达到了 95% 以上,这数据奠定了中国未来走出疫情的底气。


    5、新冠抗疫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,不能抱着咱就是不过了也要把病毒弄死的心态,要既控制好疫情,又保障居民生活,保持就医通道畅通,同时还保障民营小微企业的生存。


    这些将成为上海抗疫后一阶段的重点。抗疫尚未结束,但生活还要继续。


    以下为完整内容:


    信息来源:张文宏个人微博

    来源:以上内容来自网络,仅用于公益传播,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


    来源:上海科普教育
x

本网站由上海科普教育促进中心维护

沪ICP备13008033号-7

   

地址::上海市徐汇区中山西路1525号1号楼1112-1118室

Tel:021-64332556-811